【印章管理制度】印章作为企业或组织在日常运营中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工具,其使用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合法权益和内部秩序。为规范印章的使用流程、明确责任分工、防范风险隐患,特制定本《印章管理规范》。
一、印章的种类与用途
根据实际需要,单位通常配备以下几类印章:
1. 公章:用于对外正式文件、合同、证明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2. 财务专用章:主要用于财务相关业务,如支票、银行结算等。
3. 合同专用章:专门用于签订各类经济合同及协议。
4. 部门章:用于部门内部事务处理,不得用于对外签署合同或出具证明。
5. 个人名章:一般用于特定岗位人员的签名确认,需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二、印章的保管与使用
1. 印章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2. 印章存放应具备安全措施,防止遗失、被盗或被滥用。
3. 使用印章前必须填写《用印申请单》,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4. 印章使用应严格按照规定范围进行,严禁擅自扩大使用权限。
5. 对于重要文件或涉及重大利益的事项,应由负责人亲自审核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盖章。
三、印章的更换与销毁
1. 印章因磨损、损坏或机构变更等原因需要更换时,应按规定程序办理更换手续。
2. 印章停用后应及时上报备案,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处理。
3. 销毁印章应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监督执行,确保不留隐患。
四、责任追究
1. 因违规使用印章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对于私自刻制、伪造印章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单位综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印章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通过建立健全的印章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有效防范潜在的风险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