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民间游戏教案《跳牛皮筋》】一、活动名称:
《跳牛皮筋》
二、适用年龄:
中班幼儿(4-5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跳牛皮筋”这一传统民间游戏的由来和玩法,激发幼儿对传统游戏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练习跳跃、协调身体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 一根长而柔软的牛皮筋(或绳子);
2. 宽敞、安全的游戏场地;
3. 教师提前熟悉游戏规则与玩法;
4. 可准备一些简单的儿歌或口令,用于引导游戏节奏。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玩过‘跳牛皮筋’这个游戏?它是不是很有趣?”
简单介绍“跳牛皮筋”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一种传统儿童游戏,历史悠久,深受孩子们喜爱。
播放一段简单有趣的儿歌,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解与示范(5分钟)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跳牛皮筋”的基本玩法:
- 将牛皮筋固定在两个支架之间,高度适中;
- 幼儿依次跳过牛皮筋,随着游戏进行,逐渐将牛皮筋调高;
- 可以两人一组,一人拉牛皮筋,另一人跳跃,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
强调游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要用力拉扯、注意脚下等。
3. 游戏实践(15分钟)
- 分组进行游戏,每组4-6名幼儿,轮流尝试跳跃;
- 教师在一旁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增强自信心;
- 随着游戏的进行,逐步调整牛皮筋的高度,增加挑战性;
- 在游戏中穿插简单的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和动作。
4. 总结与分享(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感受:“你刚才跳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最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玩了‘跳牛皮筋’这个传统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学会了合作和坚持。”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这个游戏,并尝试一起玩;
2.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的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3.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眼中的“跳牛皮筋”场景。
七、注意事项:
- 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摔倒或碰撞;
- 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牛皮筋的高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
- 鼓励幼儿相互帮助,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
八、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传统的“跳牛皮筋”游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既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又增强了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今后可以结合更多民间游戏,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