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阅读答案】《陇西行》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一首著名边塞诗,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战乱的惨烈景象和戍边将士的悲壮情怀。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
原文: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诗歌赏析
1.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战争的残酷,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借“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体现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渴望。
2.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诗中“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无情与家庭的哀痛。
- 语言凝练:全诗仅四句,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 意象鲜明:如“匈奴”、“貂锦”、“胡尘”等词语,增强了边塞诗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3. 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对战场惨状的描写,抒发了对士兵牺牲的同情和对战争破坏的愤懑,同时也流露出对亲人离散的深切哀思。
二、问题与解答
1. 诗中“誓扫匈奴不顾身”一句表达了怎样的精神?
答:这句诗表现了戍边将士英勇无畏、誓死报国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安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体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怀。
2. “五千貂锦丧胡尘”中的“貂锦”指的是什么?
答:“貂锦”是指将士们身穿的华丽战袍,象征着他们的身份和荣耀。这里用“貂锦”代指士兵,表现出战争的惨烈和生命的脆弱。
3. 为什么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答:这两句诗通过将战场上战死的士兵与家中妻子的梦境相联系,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揭示了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毁灭性影响,深化了全诗的悲剧主题。
三、拓展思考
《陇西行》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在当今社会,虽然没有烽火硝烟,但各种形式的“战争”依然存在,如竞争、误解、冷漠等,这些同样需要我们以智慧和爱心去化解。
结语:
《陇西行》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我国古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对和平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