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口那条老路的尽头,立着一棵年岁已久的古榕树。它不似庙宇前的神树般庄严,也不像公园里的景观树那般精致,却以一种沉稳的姿态,静静地守候着这片土地的四季更替。
小时候,我常坐在它的树荫下,听爷爷讲那些早已被岁月模糊的故事。他说这棵树是村里最老的“活文物”,曾见证过几代人的悲欢离合。那时的我不懂,只觉得它像个沉默的老者,用枝叶遮挡阳光,也遮掩了我童年的喧闹。
如今再回到这里,树干已粗得需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枝叶如伞,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仿佛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回忆。树根处长满了青苔,偶尔有几只蚂蚁匆匆爬过,仿佛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归途。
古榕树下,是村庄的“会客厅”。清晨,早起的老人在这里打太极、聊天;午后,孩子们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树影之间;傍晚,炊烟升起,村民们围坐树下,分享一天的收获与烦恼。它不仅是自然的造物,更是人情的纽带。
有人说,古树是有灵性的。它们见证了时光的流逝,也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每一道裂痕,都是岁月的印记;每一圈年轮,都是一段故事的沉淀。而古榕树,正是这样一位无声的记录者。
站在树下仰望,忽然觉得自己渺小如尘。它经历了多少风雨,却依然挺立;它承受了多少变迁,却依旧沉默。或许,这就是生命的力量,也是自然的智慧。
古榕树下,不只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境。它让我想起童年,想起故乡,也想起那些在时间中渐渐淡去的人和事。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古榕树”,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悄然浮现。
在这片绿荫之下,我放慢脚步,聆听风声,感受时光。古榕树依旧,而我,也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找回了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