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食堂的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保障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食堂日常检查记录表》。通过定期对食堂的各项设施、环境卫生及操作流程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从而实现规范化管理。
一、检查项目
1. 环境卫生
- 地面是否清洁无积水。
- 墙壁、天花板有无污渍或霉斑。
- 排水沟是否畅通且无异味。
- 垃圾桶是否加盖,并及时清理。
2. 设备设施
- 炊具、餐具是否清洗干净并消毒。
- 冰箱、冷藏柜温度是否符合标准。
- 食品储存区域是否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
3. 食品安全
- 原料采购渠道是否正规,索证索票是否齐全。
- 食材是否新鲜,有无变质现象。
- 制作过程是否遵循生熟分开原则。
- 餐饮从业人员是否持有健康证明上岗。
4. 员工行为规范
- 工作服穿戴是否整洁统一。
- 操作过程中是否佩戴口罩与手套。
- 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如吸烟等。
5. 顾客反馈
- 收集近期顾客关于饭菜口味、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 对于投诉或建议,需记录具体事项并落实改进措施。
二、检查频率
- 每日营业前由当班负责人进行全面检查;
- 每周组织一次集中排查,重点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监督;
- 每月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整改机制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1. 明确责任主体,指定专人负责处理;
2. 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明确完成时限;
3. 定期复查验证效果,形成闭环管理。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不仅能够提升食堂的整体管理水平,还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心的用餐环境。希望每位工作人员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次检查,共同维护好这个重要的后勤保障阵地!
以上便是《食堂日常检查记录表》的具体内容框架,希望能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