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一、文章总结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古体诗,也被称为《北征》。这首诗写于公元755年,杜甫由长安前往奉先(今陕西蒲城)探望家人途中所作。全诗共500字,内容丰富,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体现了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特征。
本诗以诗人自身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注。诗中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二、原文阅读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年关时节日光渐短,天边飘着霜雪,寒冷的夜晚渐渐晴朗。 |
|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渭水北边的春树,江东的夕阳晚霞。 |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什么时候能再举杯共饮,细细讨论诗文? |
| 离舟却载书,未暇问归期。 | 船上载着书籍,无暇顾及归期。 |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富贵人家酒肉腐败,路上有冻饿而死的人。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国家破碎,山河依旧,春天的城中草木茂盛。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感叹时事,花也流泪;离别之痛,鸟也惊心。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战火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信价值万金。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白发越抓越少,几乎无法插簪。 |
| 风尘荏苒音书绝,老病孤舟一钓竿。 | 战乱不断,音信断绝,年老多病,孤舟独钓。 |
三、总结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杜甫对社会现实深刻观察的体现。诗中既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通过本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坚守,以及他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刻思考。这也使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
如需进一步分析诗中意象或主题思想,可继续深入探讨。
以上就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