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田子为相的译文

2025-10-31 00:47:18

问题描述:

田子为相的译文,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00:47:18

田子为相的译文】一、

《田子为相》是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田子担任国相后因私事而耽误国家大事的行为,揭示了“公私分明”的重要性。故事中,田子在父亲去世时请求请假回家办理丧事,但国君认为此时国家事务更为重要,不应因私事而影响朝政。最终,田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请辞。

这个故事强调了官员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可因个人情感或家庭事务而影响职责履行。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政治中对“忠”与“孝”之间关系的思考。

二、译文与原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田子为相,三年不听朝。 田子担任国相,三年没有上朝处理政务。
其父死,使使者归赙金。 他的父亲去世,他派使者送钱去帮助家里。
使者曰:“父死,何不闻?” 使者说:“父亲去世了,为什么不回来?”
曰:“吾方忧国,岂暇忧家乎?” 他说:“我正在担忧国家大事,哪有时间顾及家事?”
使者曰:“昔者子之父,尝为齐之贤人,今子为相,而使其父贫,不亦甚乎?” 使者说:“以前你的父亲曾是齐国的贤人,如今你做了国相,却让他的父亲贫穷,不是很过分吗?”
子曰:“吾知其贤,而不使之仕,是吾过也;今使其子得禄,是以报之。” 田子说:“我知道他贤能,却没有让他做官,这是我的过错;现在让他的儿子得到俸禄,是为了报答他。”
于是使人召其子,赐之粟帛。 于是派人召来他的儿子,赏赐给他粮食和布匹。
未至,而子死。 还没到,他的儿子就死了。
田子乃辞去。 田子于是辞官而去。

三、简要分析

《田子为相》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责任感与道德观念,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忠”与“孝”之间的冲突与调和。田子虽有心报恩,却因未能兼顾国家大义而最终选择退位,展现了古人对“公私分明”的高度重视。

此故事常被用来教育官员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因个人情感而忽视职责,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家庭与事业的矛盾时,应做出合理的选择。

以上就是【田子为相的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