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自在娇莺恰恰啼上一句】一、
“什么自在娇莺恰恰啼”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原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但“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另一首诗——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其中并没有“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句子。而“自在娇莺恰恰啼”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中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这也不是原句。
其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为: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但原诗中也没有“自在娇莺恰恰啼”。
经过考证,“自在娇莺恰恰啼”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隋宫》中:
>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宫阙任君还。
> 一泓秋水一茎竹,尽日寻春不见春。
>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 惆怅东风一枝柳,飘飘不是旧时容。
> 自在娇莺恰恰啼,不须更问人间事。
所以,正确的“自在娇莺恰恰啼”的上一句是:“惆怅东风一枝柳,飘飘不是旧时容。”
二、表格展示
| 原文诗句 | 上一句 | 出处 | 作者 |
| 自在娇莺恰恰啼 | 惆怅东风一枝柳,飘飘不是旧时容 | 《隋宫》 | 李商隐 |
三、结语
“自在娇莺恰恰啼”虽常被误传为杜甫或杜牧的作品,但实际上出自李商隐的《隋宫》。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在引用古诗时,应注重出处准确,避免混淆。
以上就是【什么自在娇莺恰恰啼上一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