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予以辞退】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依法对员工进行辞退,通常需要符合法定条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此有不同规定,但大多数地区都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合法辞退员工的情形。以下是对“什么情形予以辞退”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依法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即予以辞退。这些情形主要包括:
1.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岗位要求,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2.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如旷工、盗窃、严重失职等行为,构成重大过失或违纪。
3. 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 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且经提醒仍不改正。
5. 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且无法安排其他合适工作的。
6.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
7.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协商不成。
8. 经济性裁员:企业因经营困难、结构调整等原因,需裁减人员。
以上情形均需符合法律程序,如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等,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二、表格:予以辞退的情形一览
| 序号 | 情形说明 | 法律依据 | 备注 |
| 1 | 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需提供明确的录用条件和考核记录 |
| 2 |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规章制度需合法有效并已公示 |
| 3 | 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需有证据证明损失 |
| 4 | 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本单位工作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经书面提醒仍不改正 |
| 5 | 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可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 |
| 6 | 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需有考核记录及培训证明 |
| 7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变化 |
| 8 | 经济性裁员 | 《劳动合同法》第41条 | 需符合法定条件并报备 |
三、注意事项
- 辞退必须基于合法、合理、公正的原则;
- 必须保留相关证据,如考勤记录、绩效评估、规章制度文件等;
- 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通知义务和经济补偿义务;
- 员工如有异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什么情形予以辞退”并非随意决定,而是有明确的法律框架作为支撑。用人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程序不当引发法律风险。
以上就是【什么情形予以辞退】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