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的词语解释】“李代桃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乐府诗集·鸡鸣》中的“桃树有根,李树有心;李树先枯,桃树后荣。”后来引申为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扶持、替人受过或代人承担责任。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替他人承担后果,表现出一种牺牲精神和责任感。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李代桃僵 |
拼音 | lǐ dài táo jiāng |
出处 | 《乐府诗集·鸡鸣》 |
本义 | 比喻兄弟间相互扶持,替人受过 |
引申义 | 表现牺牲精神、替人承担责任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替人担责、无私奉献 |
近义词 | 以身殉职、舍己为人、代人受过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推卸责任、明哲保身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当团队中有人犯错时,主管主动承担责任,可以说“这是李代桃僵,我来承担后果。”
2. 家庭关系:父母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机会,可以说“父母是李代桃僵,默默付出。”
3. 历史典故:古代忠臣为国捐躯,也可用此成语来形容其精神。
三、文化背景与寓意
“李代桃僵”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责任感、担当精神以及对集体利益的重视。在传统文化中,这种精神常被歌颂,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仁爱”与“忠义”,与“李代桃僵”的精神高度契合。
四、注意事项
虽然“李代桃僵”多用于褒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有被动接受惩罚的意味。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其含义。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可以清晰理解“李代桃僵”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帮助读者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准确运用。
以上就是【李代桃僵的词语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