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差旅费退回现金的会计分录是什么】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员工因公出差后,通常会先垫付差旅费用,之后凭相关票据向公司申请报销。如果报销金额超过实际支出,员工需要将多出的部分退还给公司,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处理需要正确记录。
以下是关于“报销差旅费退回现金的会计分录”的总结说明,并附有表格形式的会计分录示例,便于理解与应用。
一、会计处理原则
1. 员工预借差旅费:员工在出差前可能从公司财务处预借一定金额用于差旅支出。
2. 实际支出后报销:员工出差结束后,凭发票等凭证向公司申请报销。
3. 退回现金:若报销金额小于预借款项,则员工需将多余部分退还公司。
在会计处理上,应分别记录预借款项、报销支出以及退回现金的相关分录。
二、会计分录示例(以人民币为例)
事项 | 借方科目 | 贷方科目 | 金额(元) | 说明 |
1. 员工预借差旅费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应收款—员工 | 5000 | 员工向公司预借差旅费 |
2. 员工报销差旅费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其他应收款—员工 | 4200 | 实际支出金额 |
3. 员工退回多余款项 | 库存现金 | 其他应收款—员工 | 800 | 多余部分退回公司 |
三、分录解释
- 第一笔分录:员工从公司预借差旅费时,公司支付现金或银行存款,同时形成对员工的债权,记入“其他应收款—员工”。
- 第二笔分录:员工报销差旅费时,根据实际支出金额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同时冲减“其他应收款—员工”。
- 第三笔分录:员工将多出的款项退还公司,公司收到现金,同时减少“其他应收款—员工”。
四、注意事项
1. 所有报销必须附有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如发票、交通票、住宿发票等。
2. 退回现金的金额应准确计算,避免账务错误。
3. 若员工未及时退回现金,公司可将其视为应收款项进行催收或通过工资扣除等方式处理。
通过以上分录和说明,企业可以规范地处理员工差旅费报销及退回现金的会计事务,确保账务清晰、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