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斗牛的意思和出处】“气冲斗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气势非常旺盛,情绪激昂,甚至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程度。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高涨或精神饱满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气冲斗牛 |
拼音 | qì chōng dòu niú |
释义 | 形容气势高昂,情绪激动,甚至可以直冲星斗,比喻志气高远、情绪激昂。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的情绪、精神状态或行为的豪迈与激烈。 |
近义词 | 气贯长虹、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无精打采 |
二、成语出处
“气冲斗牛”最早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较为经典的出处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 李贺《李凭箜篌引》
虽然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出现“气冲斗牛”四字,但其描写音乐的震撼力,有“气冲斗牛”之感,后人常以此来形容艺术感染力极强,仿佛能震动天地。
另一个较早使用该成语的文献是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虽未直接使用“气冲斗牛”,但诗中所表达的壮志豪情,与“气冲斗牛”的意境相通。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气冲斗牛”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情绪激动、志气高昂,或者某种场面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例如:
- “他一上台,气冲斗牛,全场为之震惊。”
- “这场比赛的气氛气冲斗牛,观众们热血沸腾。”
四、总结
“气冲斗牛”是一个富有气势和力量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或场面的壮观。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在现代语境中广泛使用。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和出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背景,并在写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古诗词相关内容,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气冲斗牛的意思和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