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杜甫《登高》及登高诗赏析

2025-07-26 21:48:25

问题描述:

杜甫《登高》及登高诗赏析,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21:48:25

杜甫《登高》及登高诗赏析】在中国古代诗歌的长河中,杜甫以其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更在思想深度上影响深远。其中,《登高》便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集中表达,也折射出唐代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

《登高》全诗如下: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期间,时年五十六岁。诗人登上夔州(今重庆奉节)的一处高台,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家国的感慨。诗中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杜甫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的壮阔图景。风急天高,猿猴的哀鸣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水清沙白,鸟儿在空中盘旋,仿佛也在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宏大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铺垫打下了基础。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全诗中最著名的两句。落木纷纷,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岁月的无情;江水奔流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历史的延续。这两句诗不仅写景生动,更寓含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转入诗人自身的境遇。他常年漂泊在外,孤独一人,在这秋日里独自登高,内心的凄凉与无奈跃然纸上。这里的“万里”与“百年”形成强烈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他的头发已经斑白;生活困顿,连酒都不能再喝了。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诗人身体的衰老与精神的疲惫,更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深深的悲愤。

总的来说,《登高》不仅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更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表达家国情怀的杰作。它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杜甫在这首诗中,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胸襟与情怀。

此外,杜甫的《登高》也启发了后世许多诗人创作“登高诗”。如王维、李白、苏轼等,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借登高之景抒发情感,表达对人生、历史的思考。这些诗作虽然风格各异,但都继承了杜甫那种深沉、厚重、富有哲理的创作精神。

因此,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登高》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记录了杜甫个人的悲欢离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成为中华文化中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