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原文、书下注释、译文】《列子》,亦称《冲虚真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御寇所著。其内容多以寓言故事、哲理论述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本文将选取《列子》中的几篇经典篇章,逐段呈现原文、书下注释及白话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古代哲学著作的精髓。
一、《天瑞》篇节选
原文:
>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故谓之人。
注释:
- 袭精:指天地之间的精华相互交融。
- 专精:指阴阳二气中较为纯粹的部分。
- 散精:指阴阳之气进一步分化、化生出各种事物。
- 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意思是人类是天地间最中和、最平衡的存在,因此称为“人”。
译文:
天地之间的精华相互交融,形成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中最纯粹的部分,化生为四季;四季的分化与运行,又孕育出世间万物。人类正是在天地之间最为和谐的状态中诞生,因此被称为“人”。
二、《黄帝》篇节选
原文:
>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以观四荒。有大壑焉,名曰归墟。中有渊水,其深千丈,其广千里,其中多异兽,不可名状。
注释:
- 赤水:传说中的一条河流,象征神秘之地。
- 昆仑之丘:神话中的圣山,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四荒: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 归墟:传说中大海的尽头,所有江河都流向此地。
译文:
黄帝曾在赤水之北游览,登上昆仑山,观察四方遥远之地。他发现有一片巨大的山谷,名叫“归墟”。那里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水域,深达千丈,宽达千里,里面栖息着许多奇异的野兽,无法一一描述。
三、《汤问》篇节选
原文:
> 汤问于伊尹曰:“汝知天命乎?”伊尹对曰:“天命者,非人力所能改也。惟顺其道,可以得福。”
注释:
- 汤:商朝开国君主。
- 伊尹:商朝著名贤相,辅佐成汤建立王朝。
- 天命:上天赋予的使命或命运。
- 顺其道:遵循自然规律或道德之道。
译文:
商汤向伊尹问道:“你知道天命吗?”伊尹回答说:“天命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只有顺应自然之道,才能获得福报。”
四、《力命》篇节选
原文:
> 力命者,天之所赋,人之所受也。强弱之势,不在于人,而在于天。故君子安命而不怨,乐天而无尤。
注释:
- 力命:指人的能力与命运。
- 天之所赋,人之所受:意思是人的能力与命运都是上天赋予的。
- 安命:安于自己的命运。
- 乐天:乐于接受天意,不抱怨。
译文:
“力命”是指人所拥有的能力和所承受的命运。强弱之势并不取决于人自身,而是由天注定。因此,君子应安于自己的命运而不抱怨,顺应天意而不责怪。
结语:
《列子》虽为道家典籍,但其思想不仅涉及哲学思考,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生智慧。通过研读其原文、结合注释与译文,我们不仅能深入理解古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也能从中汲取处世之道,提升自身的修养与智慧。
如欲进一步探索《列子》全本,建议参考权威版本,结合历史背景与思想流派进行系统学习,方能真正领略其博大精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