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和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并复述简单的情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倾听与理解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能听懂故事内容并回答简单问题。
3. 兴趣激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增强参与感。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动画视频(《小老鼠上灯台》)
- 小老鼠、灯台、猫等角色头饰
- 简单的道具(如小椅子当作灯台)
- 音乐背景(轻快的儿歌)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老鼠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老鼠吗?它长什么样子?它喜欢做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接着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节奏和内容。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爬上了灯台,它想偷油吃。可是,灯台很高,小老鼠有点害怕。它一边往上爬,一边说:‘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急得哭。’这时候,一只大花猫来了,吓得小老鼠赶紧跑下来。”
讲述过程中,配合图片或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情节。
3. 师生互动(10分钟)
- 提问互动:
“小老鼠为什么会上灯台?”
“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 角色扮演:
教师请几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老鼠、猫和灯台,进行情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4. 歌曲学习(7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边唱边做动作,增强趣味性。
5. 拓展延伸(5分钟)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小老鼠,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喜欢爬高?它们会遇到什么危险?”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拓展思维。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语言表达情况。
- 通过提问和角色扮演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 对表现积极、语言表达清晰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或演唱儿歌。
- 开展“小动物模仿秀”游戏,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和儿歌为主要形式,结合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情境创设,让幼儿在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表达和交流。
---
温馨提示: 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