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
《快乐小天使》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
2. 认知目标: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快乐”、“难过”、“生气”等基本情绪,并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 行为目标: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与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力。
三、活动准备:
- 情绪卡片(包括笑脸、哭脸、生气脸等)
- 动画短片《情绪小怪兽》片段(约3分钟)
- 彩色纸、画笔、贴纸等手工材料
- 轻柔的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动画短片《情绪小怪兽》,引导幼儿观察动画中角色的情绪变化,并提问:“你看到小怪兽什么时候开心?什么时候难过?”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情绪认知(10分钟):
出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辨认并模仿不同的表情。如:“谁能做出‘开心’的样子?”“谁来学一学‘生气’的表情?”通过互动游戏,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方式。
3. 情感表达(15分钟):
组织“心情日记”活动。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幼儿用图画或贴纸表达自己今天的心情。完成后,邀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为什么画了这样的图案。
4. 情绪调节(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我们感到难过或生气时,可以怎么做?”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方法,如深呼吸、画画、找朋友聊天等。教师总结并示范几种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表达和调节”。最后,播放轻柔音乐,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动画、游戏、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部分幼儿在表达上仍较害羞,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后续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继续加强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六、延伸建议:
-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 区角活动:在班级设置“情绪角”,放置情绪卡片、绘本等,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学习。
备注: 本教案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旨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心理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