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杜甫《又呈吴郎》鉴赏

2025-07-10 01:28:34

问题描述:

杜甫《又呈吴郎》鉴赏,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0 01:28:34

杜甫《又呈吴郎》鉴赏】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国家兴衰,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在众多作品中,《又呈吴郎》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又呈吴郎》是杜甫写给友人吴郎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看似是杜甫对一位寡妇生活的关切,实则暗含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与无奈。诗中提到的“无食无儿一妇人”,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家破人亡、生活艰难的女性形象,反映出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这位妇人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百姓在贫困和恐惧中挣扎的现实。杜甫并非仅仅在描述一个个体的遭遇,而是通过这个例子,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苦难。

后两句“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表面上是说吴郎虽然担心外人打扰,但设置篱笆似乎有些过于谨慎。然而,这背后其实也隐含了杜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人们为了自保而设防,甚至可能影响到邻里之间的和睦。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杜甫不仅感叹自己身处困境,更忧国忧民,面对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现状,不禁泪洒衣襟。这种悲悯情怀,正是杜甫诗歌的核心精神。

综上所述,《又呈吴郎》虽是一首赠诗,却以小见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杜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性的关怀。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责任感的体现。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的声音,体察人间冷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