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小蚂蚁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 蚂蚁图片或视频资料
- 放大镜(每组一个)
- 小纸盒或透明容器(用于观察蚂蚁)
- 食物残渣(如饼干屑、糖粒等)
- 教师自制的蚂蚁知识卡片
- 幼儿操作记录表(画蚂蚁)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蚂蚁图片,提问:“你们见过蚂蚁吗?它们在哪里出现?”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蚂蚁,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蚂蚁的短片,让幼儿初步感知蚂蚁的外形和动作。
2. 观察与探索(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装有蚂蚁的小盒子(提前在户外捕捉),并提供放大镜。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触角等。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蚂蚁,并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蚂蚁。
3. 讨论与分享(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观察结果,提问:“你发现蚂蚁是怎么走路的?它们会一起搬食物吗?”
结合图片或视频,讲解蚂蚁的社会分工:工蚁、兵蚁、蚁后等,帮助幼儿理解蚂蚁的群体生活。
4.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蚂蚁搬运”游戏:幼儿扮演蚂蚁,用夹子夹起“食物”(小球或豆子),运送到指定地点,模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体验蚂蚁的合作精神。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并可以制作“蚂蚁小画册”。
提醒幼儿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要爱护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
四、活动延伸:
- 在自然角投放蚂蚁观察箱,持续观察蚂蚁的行为变化。
- 结合美术活动,绘制“我眼中的蚂蚁”图画。
- 开展“昆虫朋友”主题周,拓展对其他小动物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观察和探索为主,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活动中应更加关注个别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使每个孩子都能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成长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