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端午节教案】一、活动名称:
《粽叶飘香,快乐端午》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2. 培养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三、活动准备:
1. 粽子图片、龙舟图片、艾草、香包等实物或图片资料。
2. 粽叶、糯米、棉线等材料(用于制作粽子)。
3. 教师提前准备有关端午节的绘本或动画短片。
4. 节日音乐背景(如《赛龙舟》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出示端午节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家里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告诉幼儿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同时,结合图片展示龙舟竞渡、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
3. 动手实践(20分钟)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组进行“包粽子”活动。教师先示范如何折粽叶、装米、捆扎,然后让幼儿尝试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提醒幼儿不要将粽叶弄到眼睛里。
4.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端午知识问答”小游戏,如:“端午节是哪一天?”“为什么要挂艾草?”“粽子里面通常包什么?”通过抢答形式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5.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今天的感受,说说最喜欢哪个环节,并鼓励他们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或制作香包,把节日的快乐带回家。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鼓励幼儿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端午节。
2.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端午节主题亲子活动,增进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动手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温馨提示:
本教案可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适当调整活动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乐趣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