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赋》】楚地风烟,千年未改。汨罗江水,依旧东流。昔日忠魂,今朝犹在。余尝读《离骚》,感其志之高洁;诵《天问》,叹其思之深邃。然屈子之死,非为身之弃,实为国之悲。故作此赋,以吊屈原。
呜呼!屈子之才,可比伯夷;其志,可与伯牙相望。怀瑾握瑜,不染尘俗。然时运不济,谗言四起。忠言逆耳,反遭放逐。虽有心报国,却无路可通。遂投江自尽,以明其志。
昔者,楚王昏庸,小人当道。贤者被斥,忠臣蒙冤。屈子之忠,可谓至矣。然世人多不解,以为其性刚烈,难容于世。岂不知,正是这份刚烈,使其不愿与浊世同流。宁赴湘流,亦不污其名。
余观屈子之文,辞藻华美,意境深远。《九歌》之雅,《九章》之哀,皆为其心之所系。其所言者,非仅为己,实为天下苍生。愿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然现实残酷,理想难成。
后世之人,或赞其节,或哀其命。然吾以为,屈子之精神,不在其死,而在其志。他以一己之身,抗争不公,坚守信念。虽死犹生,其名永存。
今我执笔,非为哀悼,乃为敬仰。愿世人铭记屈子之志,不忘其精神。纵使身处逆境,亦当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如此,则屈子之魂,可得慰矣。
呜呼!屈子已去,其魂长存。江水东流,不息不止。愿我中华儿女,承其遗志,继其精神,共筑盛世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