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池上》。
- 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小娃”、“撑船”、“荷叶”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图片、朗读、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描绘的自然美景。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代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 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池上》朗读音频、相关图片)
- 生字卡片
-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池塘?池塘里有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出示池塘图片,引出课题《池上》,介绍作者白居易,简要介绍其背景。
2. 初读感知(8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教师纠正发音,重点指导“小娃”“撑船”等词语。
3. 精读理解(10分钟)
- 分句讲解诗句,逐句分析:
-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小孩子划着小船,偷偷摘了荷花回来。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释“浮萍”是什么,说明小孩划船时搅动了水面的浮萍,留下痕迹。
- 提问互动:
- 小孩为什么“偷采白莲”?
- 他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事?为什么?
4. 情境表演(8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模仿诗中“小娃撑船”的动作,增强对诗意的理解和记忆。
5. 巩固练习(6分钟)
- 朗读比赛:分组朗读,评选“朗读小明星”。
- 完成课后练习题:连线、填空等,巩固生字词。
6. 总结提升(3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诗歌中的童趣和自然之美,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 背诵《池上》。
- 画一幅“池上”的图画,并用一句话描述你看到的画面。
六、板书设计:
```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