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中秋对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7-04 10:37:18

问题描述:

中秋对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10:37:18

中秋对月原文、翻译及赏析】“中秋对月”是一首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抒发思乡之情与对月怀人情感的古诗。虽然具体作者不详,但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深受读者喜爱。以下将从原文、翻译及赏析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原文

中秋对月

明月照高楼,清辉洒九州。

举头望云外,心随雁南游。

孤灯伴夜静,独影对风流。

欲问归期近,寒霜满客舟。

二、白话翻译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高楼,清冷的光辉洒满了整个大地。

我抬头望着天边的云彩,心中却随着南飞的大雁一起远行。

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夜晚,只有孤灯和自己的影子相伴,面对这清风明月。

我想问问归家的日子还有多远,只见寒霜已覆盖了远方的船舟。

三、诗歌赏析

这首《中秋对月》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月下思乡的画面。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

- 首联“明月照高楼,清辉洒九州”,开篇即点出中秋之夜的清冷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明月高悬,象征团圆,也暗含离别。

- 颔联“举头望云外,心随雁南游”,通过“望云”、“随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大雁南飞,常被古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此处亦是如此。

- 颈联“孤灯伴夜静,独影对风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独与寂寞。孤灯与独影,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惆怅。

- 尾联“欲问归期近,寒霜满客舟”,以问句收尾,表达出诗人对归家日期的期盼与忧虑。寒霜覆盖客舟,暗示旅途艰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中秋思乡之作,更是一首关于人生漂泊、时光流逝的哲理诗。

结语

《中秋对月》虽无明确作者,但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动容。在中秋佳节之际,品读此诗,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团圆的渴望,也能引发我们对生活、对亲情的深刻思考。愿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能在月光下找到回家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