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草堂记】余尝游于庐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山势巍峨,云雾缭绕,林木苍翠,溪水潺潺,实乃人间仙境也。然此地虽美,却非吾心所系之处。吾之志,在于静处修身,远离尘嚣,以求心灵之宁静与思想之清明。
昔年,余于山中觅得一隅,地势幽僻,四面环山,唯有一径可通。此处无车马喧嚣,唯有鸟鸣风声,清风徐来,心神俱静。遂于此地结庐而居,名曰“草堂”。草堂虽简,然其意深远,非为避世,实为养性。
草堂之中,仅设一榻、一几、一炉、一书。每日晨起,焚香煮茶,读书习字,或临窗观云,或独坐沉思。山间之景,四季各异,春有花开,夏有蝉鸣,秋有叶落,冬有雪覆,皆入吾心,成诗成画。
余常思,人之一生,若能得一方净土,安身立命,何乐而不为?世人逐利奔忙,终日劳碌,心力交瘁,殊不知真正的幸福,不在富贵荣华,而在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草堂之旁,种竹数株,绿意盎然;栽菊几丛,清香扑鼻。闲时采菊东篱,品茗听风,不问世事,亦不问归期。此间岁月,虽无繁华之象,却有真趣之存。
吾之草堂,非为炫耀,亦非为藏身,而是为修心养性之所。愿后来者,若遇此地,亦能心怀淡泊,不为外物所扰,寻得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庐山草堂,非我所有,亦非我独享。但愿此地长存,后人得以栖身其中,得一时之闲,悟一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