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我妈妈绘本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妈妈》绘本阅读活动
二、适用年龄:
中班幼儿(4-5岁)
三、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 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母爱的温暖,激发对妈妈的爱与感恩之情。
2. 语言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认知目标: 理解绘本内容,认识妈妈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增强对家庭成员的理解。
四、活动准备:
- 绘本《我妈妈》(作者:安东尼·布朗)
- 图片卡若干(展示妈妈的不同形象)
- 胶水、彩纸、画笔等手工材料
- 轻音乐背景(营造温馨氛围)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围坐成一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每天最亲近的人是谁吗?”
引导幼儿说出“妈妈”,并请几位小朋友分享自己妈妈的外貌或特点,如“我的妈妈头发长”、“我的妈妈会做饭”等。
2. 阅读绘本(10分钟)
教师出示绘本《我妈妈》,逐页讲述故事内容,注意语气亲切、生动,适时停顿提问:
- “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 “你有没有发现妈妈也有像超人一样的本领?”
鼓励幼儿观察画面,积极思考。
3. 讨论交流(8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 “你的妈妈平时都做些什么?”
- “你觉得妈妈像什么?为什么?”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妈妈的特点,如“妈妈像超人”、“妈妈像太阳”等。
4. 手工活动:我为妈妈画张像(10分钟)
分发画纸和彩笔,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妈妈的样子,并简单介绍:“这是我妈妈,她……”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5.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说一句对妈妈的话,如“妈妈我爱你”、“谢谢妈妈照顾我”等。
最后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让幼儿跟着节奏轻轻哼唱,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
六、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设置“妈妈照片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家长的照片。
- 鼓励幼儿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或说一声“我爱你”。
- 开展“妈妈的一天”主题讨论,了解妈妈日常的辛苦与付出。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绘本为载体,通过阅读、讨论、绘画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知母爱、表达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八、附:绘本简介
《我妈妈》是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创作的一本经典绘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眼中的妈妈:她既是温柔的妈妈,也是勇敢的超人,还是聪明的厨师。通过孩子天真可爱的视角,表达了对妈妈深深的爱与敬佩。
温馨提示: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结构,适合幼儿园中班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