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三月》一诗,原句为:“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短短两句,却道尽了人生繁华与落寞之间的巨大反差,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极具艺术感染力。
一、诗句原文及出处
原诗如下:
> 三月
>
> 李贺
> 美人在时花满堂,
> 美人去后馀空床。
> 花开伴我双鬓白,
> 风吹柳絮满宫墙。
> 君不见,古来红颜多薄命,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何必长生不老药,
> 但愿年年共此光。
二、诗句翻译
“美人在时花满堂”
当美人还在的时候,家中花团锦簇,热闹非凡,仿佛整个庭院都因她的存在而盛开。
“美人去后馀空床”
可是当她离去之后,只剩下空荡荡的床榻,曾经的繁华也随风而去,只剩冷清与寂寥。
这两句通过对比“在”与“去”的状态,生动描绘出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易逝,令人唏嘘不已。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美人”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李贺作为中唐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擅长用瑰丽的语言和奇特的想象表达内心的忧郁与哀愁。
1.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中“花满堂”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空床”则代表失去后的凄凉。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命运的残酷。
2. 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
“花开伴我双鬓白”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生阶段巧妙结合,既有视觉之美,又暗含岁月流逝之痛。
3. 哲理深刻,发人深省
“君不见,古来红颜多薄命”点明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感叹;“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是对宇宙规律的无奈与感慨,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四、结语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这两句诗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悲欢离合,而这首诗正是对这些情绪最贴切的表达。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三月》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