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及作者情感。
- 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意象和表达手法。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 结合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杜甫对故人重逢的感慨与时代变迁的无奈。
-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理解诗歌中“落花”“旧时王谢堂前燕”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 把握诗人由今昔对比引发的深沉情感。
- 难点:
- 领会诗中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 感受杜甫在诗中流露出的悲凉与沧桑感。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诗歌朗读、相关图片、背景音乐)
- 杜甫简介、创作背景资料
- 学生练习题或拓展阅读材料
- 学生准备:
- 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 查找杜甫的生平及唐代社会背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唐代长安城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出“盛唐”的辉煌与“安史之乱”后的衰败。
- 提问:“如果你是杜甫,在一个落花纷飞的春天,突然遇见了曾经的朋友李龟年,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 引出课题:《江南逢李龟年》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教师配乐朗诵《江南逢李龟年》,学生跟读。
-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 提问:这首诗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板书关键词:
江南、李龟年、落花、旧时、王谢堂前燕、今何在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组讨论: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落花”象征着什么?
- 诗人为什么说“又逢君”?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 教师引导总结:
- 杜甫回忆与李龟年在长安时的交往,感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 “落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也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常。
- 诗人虽与故人重逢,却更添一份苍凉与无奈。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播放《江南逢李龟年》的吟诵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 展示杜甫其他作品片段(如《春望》《登高》),引导学生体会其风格的一致性。
-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生无常”“故人重逢”的诗句?请举例说明。
5. 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
《江南逢李龟年》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感慨的诗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友情的怀念,也反映了战乱后社会的动荡与人生的无常。
- 学生齐读全诗,再次体会情感。
6. 布置作业(5分钟)
- 背诵并默写《江南逢李龟年》。
-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理解。
- 查阅资料,了解李龟年的身份及其在唐代的地位。
五、板书设计:
```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意象:落花、旧时、王谢堂前燕
情感:怀旧、感慨、悲凉、沧桑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 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七、教学资源推荐: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赏析》
- 相关纪录片或动画片(如《唐之韵》)
八、备注: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培养语言感受力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