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教案教学)

2025-05-26 02:20:19

问题描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教案教学),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6 02:20:19

一、教材分析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年轻时在战场上的豪迈气概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但对辛弃疾这类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体会词中的情感表达,并结合时代背景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破阵子》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色;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把握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南宋抗金斗争的历史短片,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辛弃疾是谁吗?他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初读感知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全词,注意字音准确、节奏分明。之后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并对其表现给予点评。最后集体齐声诵读一遍,增强整体印象。

(三)精读品味

1. 分析上阕

- “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刻画出了主人公夜晚独坐灯前沉思的形象。“梦回吹角连营”则进一步表明了他心中始终萦绕着战场厮杀的情景。

-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有这样的梦境?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

2. 探讨下阕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生动地再现了军营生活的热闹场面,体现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

- 联系上下文思考:“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追求?为什么最终未能实现?

(四)拓展延伸

结合辛弃疾其他代表作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进行比较阅读,探讨其一贯的创作风格。同时也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辛弃疾一生的经历,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他的故事。

六、总结升华

再次带领全体同学朗读整首词,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最后教师总结道:“辛弃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一位爱国志士。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七、板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八、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此外还需注意时间安排合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