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窗外的风轻抚过树梢,带来几分凉意。我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一只青瓷小碗。那碗并不起眼,却因盛满了一轮皎洁的“月亮”,而显得格外珍贵。
小时候,每到中秋,奶奶总会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桂花粥,说是为我“照亮”回家的路。奶奶做的桂花粥香甜软糯,每一口都像融入了整个秋天的味道。而那碗中的“月亮”,其实是奶奶特意放入的一块圆润的糖块,在粥里融化后,映出了一抹晶莹剔透的光晕。每次喝粥的时候,我都会小心翼翼地舀起那块糖,用勺子轻轻搅动,看着它在碗底化开,就像在欣赏一轮小小的月亮升上夜空。
后来,我渐渐长大,离开家乡去城市求学,与奶奶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每次回去,她依旧会为我准备一碗桂花粥。然而,这一次,我却发现她的手有些颤抖,动作也不如从前利落。我问她是不是累了,她笑着摇摇头:“不累,就是老了。”那一刻,我的鼻子一酸,仿佛明白了什么。奶奶的背已经弯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但她对我的爱,却从未改变。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忙碌没能及时赶回家过节。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宿舍里,望着窗外的冷月,突然想起奶奶的桂花粥和那碗里的“月亮”。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听到奶奶熟悉的声音传来,泪水竟忍不住涌了出来。“奶奶,我想你了。”我说得简单,但话音刚落,就听见她笑着说:“傻孩子,别哭啊!等你回来,我给你煮粥。”
如今,奶奶已经离开了我们。每当想起那些温暖的夜晚,那些陪伴在她身边的时光,我的心便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填满。或许,那碗中的“月亮”,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糖,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是奶奶对我的爱,也是我对她的思念。
如今,我也学会自己做桂花粥了。虽然没有奶奶的手艺那么好,但每当我将糖块放入碗中时,总觉得那碗里不仅有甜美的粥汤,还有奶奶的笑容和她的叮咛。奶奶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熬粥,更是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碗中月,心中情。这句简单的话,承载了太多回忆与感动。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温暖的记忆永远会在心底发光发热,提醒着我珍惜当下,感恩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