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和将领,其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备受后世推崇。《宋史·辛弃疾传》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经历、军事贡献以及文学造诣,是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重要文献之一。
原文节选如下:
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也。少负气节,工文章,尤长于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弃疾聚众二千,南归见高宗,上疏言:“金国必乱,愿假臣兵万人,径捣中原。”帝壮其志,授以官职。然终因奸佞当道,未能实现其北伐复国之宏愿。
翻译如下: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便胸怀大志,擅长撰写文章,尤其精通诗词创作。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金国君主完颜亮去世,中原地区各路英雄纷纷揭竿而起。辛弃疾当时召集了两千余人,向南投奔宋高宗,并呈递奏章表示:“金国必然陷入内乱之中,我请求给予一万兵力,直接进攻中原地区。”皇帝对其抱有极大期望,授予他官职。然而,由于朝中权臣阻挠,最终没能完成他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的理想抱负。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一名矢志不渝的爱国者。尽管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他的作品充满激情与力量,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理想奋斗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