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后贾岛古诗解释】唐代诗人贾岛的《题诗后》是一首简短而意味深长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过程的深刻体会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这首诗虽篇幅不大,但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贾岛“苦吟”风格的典型代表。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题诗后》
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何必作诗?
译文:
这两句诗我花了三年才写成,
每次吟诵都会感动得流泪。
如果世上没有懂得我的人,
又何必费心去写诗呢?
二、
贾岛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知音的渴望。他用“两句三年得”来形容自己对诗句的反复推敲和精心打磨,反映出他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追求。而“一吟双泪流”则表现出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感情,甚至因感动而落泪。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强调了诗人对理解与共鸣的重视。
三、表格对比分析
诗句 | 释义 | 情感表达 | 创作背景 |
两句三年得 | 这两句诗我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 | 表达对诗歌的严谨态度 | 贾岛以“苦吟”著称,注重字句推敲 |
一吟双泪流 | 每次吟诵都会感动得流泪 | 表现出对作品的深情投入 | 体现诗人对诗歌情感的深度寄托 |
知音如不赏 | 如果没有人欣赏我的诗 | 表达对知音的渴望 | 反映出诗人对创作意义的思考 |
何必作诗? | 如果没人懂,那还写诗做什么? | 流露出无奈与感慨 | 展现诗人对诗歌价值的质疑 |
四、总结
《题诗后》不仅是贾岛个人创作精神的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字的敬畏、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以及对理解与共鸣的深切期盼。它提醒我们,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思想的传递。
以上就是【题诗后贾岛古诗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