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的全文概括】《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短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鼓励其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孙权的智慧与远见,以及吕蒙在学习后的成长与变化,体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深刻道理。
一、文章
《孙权劝学》讲述的是:
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看到大将吕蒙虽然勇猛有余,但缺乏文化修养,于是劝他多读书、学习。起初吕蒙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孙权便用自己年轻时的学习经历来激励他,并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最终,吕蒙听从劝告,勤奋学习,后来学识大增,令人刮目相看。
二、关键人物与事件梳理
人物 | 身份 | 事迹 | 体现特点 |
孙权 | 吴国君主 | 劝吕蒙学习,以自身经历激励 | 智慧、远见、善于用人 |
吕蒙 | 吴国将领 | 初不读书,后勤学,学识大增 | 勤奋、转变、成长 |
三、主要情节概述
1. 劝学起因:孙权认为吕蒙虽有勇略,但缺乏学问,希望他能加强学习。
2. 劝学过程:孙权以自身为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3. 劝学结果:吕蒙接受建议,开始认真读书,后来才略大进,赢得众人敬重。
四、文章主题与启示
- 主题: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即使身处军旅,也不应忽视文化修养。
- 启示:
-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 领导者应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
- 人贵在不断进步,不应被现状所局限。
五、原文节选(供参考)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君主对下属的关怀与期望,也看到了一个武将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肯努力,终能有所成就。
以上就是【孙权劝学的全文概括】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