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式突击步枪】“561式突击步枪”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基于苏联AK-47突击步枪进行改进设计的一种国产轻武器。该枪在结构上与AK-47相似,但在部分细节上进行了调整,以适应中国的作战环境和生产条件。尽管“561式”并非广泛使用的正式命名,但在一些文献和资料中,它被用来指代早期的56式冲锋枪或其衍生型号。
“561式”通常被认为是56式冲锋枪(即中国版的AK-47)的早期版本之一,主要区别在于其机匣材料、弹匣容量以及枪托设计等方面。由于当时中国军工体系尚不完善,561式的生产和使用范围有限,后来逐渐被更成熟的56式冲锋枪所取代。
总体而言,“561式”是新中国早期轻武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当时中国在仿制与自主研发之间的探索与尝试。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武器名称 | 561式突击步枪 |
研发时间 | 1960年代初期 |
研发国家 | 中国 |
设计原型 | 苏联AK-47突击步枪 |
类型 | 冲锋枪/突击步枪 |
口径 | 7.62×33毫米 |
弹匣容量 | 30发(部分版本为20发) |
枪托类型 | 固定木制枪托(早期) |
重量 | 约3.8千克(不含弹匣) |
长度 | 约870毫米 |
射速 | 约600发/分钟 |
有效射程 | 约300米 |
生产数量 | 较少(后期被56式取代) |
使用部队 | 早期解放军及部分民兵 |
特点 | 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但生产标准不统一 |
备注:
“561式”并不是官方正式命名,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用于区分早期仿制型号。随着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生产,56式冲锋枪成为主流装备,561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