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的资料】三峡大坝,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上,是集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自建成以来,三峡大坝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关于三峡大坝的一些重要信息总结:
一、基本信息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
地点 | 湖北省宜昌市 |
建成时间 | 2006年 |
总投资 | 约2000亿元人民币 |
最大坝高 | 185米 |
坝长 | 2335米 |
水库总容量 | 约393亿立方米 |
发电装机容量 | 2250万千瓦 |
二、主要功能
1. 防洪作用
三峡大坝有效提升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极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2. 发电功能
三峡水电站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为华中、华东、华南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
3. 航运改善
大坝建设后,长江上游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船舶通航能力大幅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 水资源调配
三峡水库在枯水期可调节水量,保障下游城市及农业用水需求。
三、建设背景与意义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论证和筹备,最终于1994年正式动工,2006年全面竣工。其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技术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
同时,三峡工程也引发了对生态环境、移民安置等问题的广泛讨论,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平衡发展与保护的路径。
四、社会影响
- 经济效应: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电力输出和航运业。
- 环境问题: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如鱼类洄游受阻、水质变化等。
- 移民安置:约120万居民因工程建设搬迁,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安置与重建。
五、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三峡大坝在未来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如何进一步优化水库调度、提升发电效率、减少环境影响,仍是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不仅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里程碑,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就是【三峡大坝的资料】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