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什么顺序】“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利用曹操的疑心和大雾天气,用草船从曹军那里“借”到十万支箭的智谋故事。很多人对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顺序不太清楚,本文将详细梳理“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展示其发展顺序。
一、故事背景
赤壁之战前,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主动提出只需三天,并立下军令状。这为后续“草船借箭”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故事发展顺序
1.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表示只需三天,并愿意立下军令状。
2. 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和草人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二十艘草船,并在船上布置稻草人,以便在大雾中迷惑敌军。
3. 大雾天气出现
第三天凌晨,江面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正是实施计划的好时机。
4. 诸葛亮率船接近曹营
诸葛亮带领二十艘草船驶向曹军水寨,利用大雾掩护靠近。
5. 曹军因雾不敢出战
曹操看到江面有船逼近,但因雾气太大,无法辨明敌情,下令弓箭手射箭,不许出战。
6. 草船满载箭矢返回
随着曹军不断射箭,草船上的稻草人被箭射满,诸葛亮成功“借”到十万支箭。
7. 诸葛亮完成任务
诸葛亮回到周瑜大营,交出了十万支箭,让周瑜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智。
三、总结与表格
步骤 | 事件描述 | 关键人物 |
1 | 周瑜为难诸葛亮,要求十日内造十万支箭 | 周瑜、诸葛亮 |
2 | 诸葛亮请求鲁肃协助,准备草船和稻草人 | 诸葛亮、鲁肃 |
3 | 第三天清晨,江面大雾弥漫 | 天气因素 |
4 | 诸葛亮率船接近曹军水寨 | 诸葛亮、鲁肃 |
5 | 曹操因雾不敢出战,下令射箭 | 曹操、曹军 |
6 | 草船被箭射满,成功“借”得箭矢 | 诸葛亮、曹军 |
7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叹服 | 诸葛亮、周瑜 |
四、结语
“草船借箭”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他善于利用天时地利的智慧。整个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每一步都环环相扣,最终达到了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效果。通过上述总结与表格,可以清晰了解“草船借箭”的完整流程及其背后的策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