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贡生故事概括】《严贡生》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一篇短篇故事,讲述了科举制度下,一个靠走后门、不学无术却最终考中秀才的“贡生”——严贡生。这个人物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场腐败的现象。
故事概要:
严贡生原本是一个乡下的穷书生,既无真才实学,又没有正当的考试资格,但他通过贿赂官员、走后门的方式,最终获得了“贡生”的身份。他不仅没有因此感到羞耻,反而自以为是,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名”,甚至仗着这层身份欺压百姓、横行乡里。他的行为不仅反映了个人道德的沦丧,也暴露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盲目崇拜和科举制度的虚伪性。
在故事中,严贡生还与一位正直的读书人产生了冲突,后者因不愿同流合污而遭到排挤,进一步突显了严贡生的虚伪和丑恶。最终,严贡生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内心空虚,生活潦倒,成为讽刺科举制度的一个典型例子。
严贡生故事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品名称 | 《儒林外史》 |
作者 | 吴敬梓 |
故事标题 | 严贡生 |
主角人物 | 严贡生(虚构人物) |
身份 | 走后门获得的“贡生” |
性格特点 | 虚伪、贪婪、欺压百姓、爱炫耀 |
故事背景 | 清代科举制度下,社会风气腐败 |
主题思想 | 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揭露官场腐败与人性堕落 |
故事结构 | 简短讽刺故事,以人物行为展开情节 |
人物对比 | 与正直读书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严贡生的丑恶嘴脸 |
社会意义 | 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才选拔的扭曲,以及社会道德的滑坡 |
通过严贡生的故事,吴敬梓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中功名至上的不良风气,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有才学之人的同情与尊重。这个故事虽短,却极具讽刺意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严贡生故事概括】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