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什么意思】“安贫乐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安贫乐道,不求荣禄。”意思是:即使生活贫穷,也能安然自得,乐于遵循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人生追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安贫 | 安于贫穷,不因贫困而焦虑或抱怨 |
乐道 | 以践行道德、追求理想为乐 |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后汉书·王符传》
- 背景:该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在困苦中仍坚守志向、注重精神修养的人。古人认为,真正的君子应不被物质所束缚,而是以道德和学问为重。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赞美他人品德 | 他虽家境贫寒,却安贫乐道,深受乡邻敬重。 |
自我激励 | 我要学习古人安贫乐道的精神,不为外物所动。 |
文学作品 | 古代文人常以“安贫乐道”表达对清高人格的追求。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安贫守道、甘于淡泊、清心寡欲 |
反义词 | 追名逐利、贪图享乐、奢侈浪费 |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普遍改善,但“安贫乐道”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提醒人们不要被金钱和欲望所左右,要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安于贫穷,乐于追求道德理想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或自我勉励 |
现实意义 | 强调精神富足高于物质享受 |
通过理解“安贫乐道”,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也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种更为从容和充实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