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三州是什么时候确定的】“三区三州”是国家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滞后、贫困程度较深的区域。了解其确定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家扶贫政策的背景和实施路径。
一、
“三区三州”是指西藏自治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及青海玉树州、果洛州、海南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因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
“三区三州”的概念最早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标志着国家将扶贫攻坚的重点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表格:三区三州相关情况一览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三区三州” |
提出时间 |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
涉及地区 | 西藏自治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青海玉树州、果洛州、海南州等 |
定义 | 指我国西部地区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三个片区和三个自治州 |
政策背景 | 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点区域,脱贫攻坚的关键战场 |
目标 | 实现全面脱贫,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
三、结语
“三区三州”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核心区域,其确定时间反映了我国在扶贫政策上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这些地区逐步摆脱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了解这一概念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扶贫事业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