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的注释译文】《闲情赋》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内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本文将对《闲情赋》进行简要注释与翻译,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文章总结
《闲情赋》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闲适生活中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文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状态。全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
二、《闲情赋》注释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注释 | 译文 |
余尝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行吟泽畔,身如飘蓬。 | 游:游览;江潭:江边;行吟:边走边吟诗;泽畔:水边;身如飘蓬:形容漂泊无依。 | 我曾经在江边漫游,边走边吟诗,如同飘荡的蓬草一般,无依无靠。 |
然则世之所谓贤者,多不自得。 | 然则:然而;所谓:所说的;贤者:有德之人;多不自得:大多不得志。 | 然而世人所说的贤人,往往不得志。 |
吾独爱乎闲情,不求闻达,不慕荣华。 | 吾独:唯我;爱:喜爱;闲情:闲适的情怀;不求闻达:不追求名声显达;不慕荣华:不羡慕富贵荣华。 | 我只喜欢闲适的生活,不追求名声和地位,也不羡慕富贵荣华。 |
虽无车马之喧,而心常自得。 | 虽:虽然;无:没有;车马之喧:车马的喧闹;心常自得:内心常常感到满足。 | 虽然没有车马的喧嚣,但内心却常常感到满足。 |
每当风清月白,便觉天地之宽,心旷神怡。 | 风清月白:风清朗,月明亮;天地之宽:天地辽阔;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 每当风清月白之夜,就感到天地广阔,心情愉快。 |
于是遂起,披衣而起,步于庭前。 | 于是:于是;遂起:于是起身;披衣:穿衣;步于庭前:在庭院中行走。 | 于是便起身,穿上衣服,在庭院中散步。 |
见松竹之幽深,听鸟鸣之清脆。 | 见:看见;松竹:松树和竹子;幽深:幽静深远;听:听到;鸟鸣:鸟的叫声;清脆:清亮悦耳。 | 看到松竹的幽静深远,听到鸟鸣的清脆悦耳。 |
心随景动,意与物通。 | 心随景动:心情随着景色而变化;意与物通:思绪与自然相通。 | 心情随着景色而变化,思绪与自然融为一体。 |
三、结语
《闲情赋》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这篇赋,我们得以窥见一位文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感受到古代士大夫在仕途与隐逸之间的抉择与坚持。
如需进一步探讨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或其思想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闲情赋的注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