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原文完整版】《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相传为曹植在兄弟相争的背景下,面对其兄曹操之子曹丕的威胁,以极短的时间内即兴创作而成。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骨肉亲情的痛心与无奈。
一、原文内容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二、诗歌解析
这首诗通过“煮豆”和“燃萁”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互相残害的情景。诗中“豆”象征自己,“萁”象征哥哥曹丕,两者原本同根而生,却因权力之争而相互伤害。诗人借物抒情,表达出对兄弟相残的强烈不满与悲愤之情。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七步诗》 |
作者 | 曹植(三国时期) |
朝代 |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
体裁 | 五言古诗 |
内容主题 | 兄弟相残、骨肉亲情 |
表达方式 | 借物喻人、寓情于景 |
情感基调 | 悲愤、哀怨、无奈 |
诗句结构 | 四句一组,共两组 |
翻译理解 | 豆子在锅里哭泣,是因为豆萁在下面燃烧;本是同根生,为何还要互相残杀? |
四、历史背景补充
据传,曹丕继位后,担心弟弟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便命他在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处死。曹植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仅用七步时间便完成了这首诗,既保住了性命,也留下了千古佳作。此故事虽有传说成分,但《七步诗》的确成为后世文人表达兄弟情谊与政治斗争的经典之作。
五、艺术价值
《七步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巧妙,语言质朴,寓意深刻,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与人性挣扎。
如需进一步探讨《七步诗》的历史真实性或文化影响,可继续阅读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