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杨万里古诗讲解】《悯农》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敬意。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诗歌原文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二、诗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农民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然而,尽管土地被充分利用,农民却依然面临饥饿的困境。诗人通过对比丰收与饥饿的矛盾,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农民生活的艰难。
三、诗歌解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杨万里(南宋诗人)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
意象 | 春种、秋收、万颗子、无闲田 |
表现手法 | 对比、白描、讽刺 |
思想感情 | 同情、忧虑、批判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四、创作背景
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大,农民生活困苦。他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诗人,通过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写下了这首反映现实的诗作。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直击人心,体现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关怀。
五、现代启示
《悯农》不仅是一首古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关注社会公平。在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条件大大改善,但“悯农”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
杨万里的《悯农》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写照,更是对人性与社会良知的呼唤。读此诗,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