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如累卵典故】“危如累卵”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的成语,用来形容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三》,讲述的是齐国大臣田文(即孟尝君)在面对国家危机时,通过巧妙的策略化解了危机的故事。
一、典故背景
“危如累卵”原意是“像堆叠的蛋一样危险”,比喻形势极其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崩溃。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当时齐国面临外敌威胁,局势十分紧张,田文以智慧和谋略化解了危机,使得国家得以安稳。
二、出处与原文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
原文节选:
> “今君之门下,无一人能为君死,而皆欲去。此危如累卵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您的门客中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您赴死,都想离开,这样的情况就像堆积的鸡蛋一样危险,随时可能崩溃。
三、成语含义
词语 | 含义 |
危 | 危险 |
如 | 像 |
累卵 | 堆叠的蛋 |
整体含义:
形容局势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崩溃,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或解决。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政治局势 | 国家政局动荡,如同危如累卵,必须迅速稳定局面。 |
经济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堪忧,已处于危如累卵的状态。 |
个人处境 | 他目前的处境可谓危如累卵,稍有不慎便会失败。 |
五、延伸理解
“危如累卵”不仅用于描述客观形势的危险,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它强调了对风险的预判和应对的重要性。
六、总结
“危如累卵”作为一个古老的成语,至今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智慧。它不仅是对危险局势的形象描述,更是对人们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及时应对的警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危如累卵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三》 |
含义 | 形容局势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崩溃 |
用法 | 多用于政治、经济、个人处境等危险状态 |
延伸意义 | 提醒人们在危机中保持警惕,及时应对 |
通过了解“危如累卵”的来源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也能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增强对现实问题的判断力。
以上就是【危如累卵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