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在化学实验中,收集气体是常见的操作之一。其中,“排水集气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气体。氧气(O₂)正是这种气体之一,因此,利用排水集气法来收集氧气是实验室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通过导管通入装满水的集气瓶中,由于气体不易溶于水,会将水排出,从而被收集在瓶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易得,适合在中学和大学基础实验中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排水集气法的操作步骤。
2. 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及收集方法。
3. 观察氧气的生成与收集过程。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
名称 | 用途说明 |
高锰酸钾(KMnO₄) | 氧气的制取原料 |
酒精灯 | 加热反应物 |
试管 | 放置反应物进行加热 |
导管 | 导出产生的氧气 |
集气瓶 | 收集氧气 |
水槽 | 装水用于排水集气 |
毛玻璃片 | 盖住集气瓶防止气体逸散 |
三、实验步骤
1. 组装装置: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连接好导管,并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水的集气瓶中。
2. 加热反应: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高锰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3. 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注意观察集气瓶中水位的变化。
4. 结束实验:当集气瓶中充满氧气后,先移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避免水倒吸入试管中。
四、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说明 |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 防止冷凝水回流导致试管破裂 |
开始收集前需等待气泡均匀冒出 | 确保收集到的是纯净的氧气 |
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后熄灯 | 避免水倒吸造成装置损坏 |
使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 | 防止氧气逸散 |
五、实验现象与结论
- 现象:随着加热,试管中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逐渐被排出。
- 结论:氧气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因其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六、总结
排水集气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气体收集方法,特别适用于氧气等难溶于水的气体。通过本实验,不仅掌握了基本操作流程,也加深了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规范,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