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的意思和造句】“苦心孤诣”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目标上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和努力,独自钻研、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强调的是坚持与专注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英文翻译 | 中文解释 |
苦心孤诣 | painstaking effort and unique approach | 指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某种高深的境界或成就。 |
二、来源与用法
“苦心孤诣”最早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词曲部》:“凡作传奇者,须知此理,若欲以笔墨为生计,则必先有苦心孤诣。”意思是说,想要靠写作为生的人,必须先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学术、艺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者或创作者,强调其用心良苦、专心致志的态度。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殚精竭虑、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浅尝辄止 |
四、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为了完成这部小说,苦心孤诣地研究了多年历史资料。 | 表达他在创作上的认真态度和深入研究。 |
这位科学家苦心孤诣地探索新能源,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 强调其长期坚持和独立思考的努力。 |
老师苦心孤诣地指导我们,才让我们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 表现老师对学生的精心培养。 |
他苦心孤诣地练习书法,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 突出个人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人,尤其是学者、艺术家、研究者等。
2. 情感色彩:属褒义,表达对他人努力和成就的赞赏。
3. 搭配习惯:通常与“研究”、“探索”、“学习”、“创作”等动词搭配使用。
六、总结
“苦心孤诣”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勤学苦练”和“专注求精”的推崇。它不仅表达了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所付出的心血,也传递了对坚持与毅力的敬意。在日常写作和表达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