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全文

2025-09-14 09:25:17

问题描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全文,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09:25:1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全文】一、文章总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士大夫在不同境遇下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与忧虑心。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无论身处高位还是远离朝廷,真正的士人应始终怀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在庙堂之上,要为百姓着想;在江湖之外,也要关心国家的安危。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内容解析表

项目 内容
出处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原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背景 写于范仲淹被贬期间,表达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含义 在高位时要为百姓担忧,在远离朝廷时也要为君主担忧
精神内涵 强调士人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
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相关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延伸思考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写照,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具备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在职场、家庭乃至社会中,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关注他人、关心国家,做一个有担当、有温度的人。

结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成熟与智慧,不在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心中是否装着他人与国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