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指的是什么】“一衣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两地之间距离极近,仅隔着一条水路。在使用中,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国家、地区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有地理上的阻隔,但感情或联系却十分紧密。
那么,“一衣带水”中的“水”到底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一衣带水”最早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能限一衣带水不救之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隋文帝认为自己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不能因为只有一条水(如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救助百姓。
这里的“水”指的是长江,即当时南北朝时期,隋朝与陈朝之间隔着一条长江,虽有地理阻隔,但隋朝仍愿意出兵救援陈朝。因此,“一衣带水”后来被引申为距离虽近,却因水而分隔,也常用来形容两岸或两地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总结与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衣带水 |
出处 | 《南史·陈后主纪》 |
“水”的含义 | 指的是“长江”,古代南北分隔的重要水道 |
引申义 | 表示两地虽有水相隔,但关系密切;也可指两岸关系亲近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国家、地区或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虽有障碍却情谊深厚 |
三、小结
“一衣带水”中的“水”并非泛指任何河流,而是特指长江。它源于古代的历史事件,后来演变为一种表达情感和关系的成语。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代语言中的运用方式,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地理与情感关系的深刻认识,也反映出中华民族重视亲情、友情和国家统一的传统价值观。
以上就是【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指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