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两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诗歌简介
原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期间,当时他生活相对安定,心境较为平和。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二、诗歌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作者 | 杜甫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绝句(四句) |
主题 | 春日美景、自然和谐、生活宁静 |
意象 |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山、船只 |
表达情感 | 安宁、喜悦、对自然的热爱 |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画面感强、意境深远 |
三、诗句解析
1. “两个黄鹂鸣翠柳”
描绘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地鸣叫,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2.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成行飞向蓝天,展现了一幅开阔、宁静的天空景象,富有动感。
3.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从窗户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岭积雪,象征着时间的长久与自然的永恒。
4.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前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暗示交通繁忙与远方的联系,也体现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关注。
四、诗歌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
五、结语
“两只黄鹂鸣翠柳”不仅是一句诗中的经典描写,更是中华文化中对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的深刻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以上就是【两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