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名句之一。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孤鸟飞翔的壮丽景象,既表达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从文学角度来看,“落霞”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事物,“孤鹜”则代表孤独的旅者或独立的精神。两者“齐飞”,形成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画面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境美与哲理思考。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种高远、自由、独立的精神追求,也可用于描写自然风光或表达个人心境的升华。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
原文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释义 | 夕阳与孤鸟一同飞翔,秋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
意象 | “落霞”象征短暂而美丽的景象;“孤鹜”象征孤独而坚定的个体 |
文学价值 | 典型的意境描写,体现唐诗的审美特色 |
现代意义 | 常用于描述自然美景或表达独立精神、人生感悟 |
作者背景 | 王勃(649—676),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 |
风格特点 | 清新脱俗,语言凝练,画面感强 |
相关作品 | 《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
三、结语
“落霞与孤鹜齐飞”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像那孤鸟一样勇敢飞翔,同时也要珍惜如落霞般短暂却动人的美好时光。
以上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