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XX街道关于社区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建设方案】引发关注。为全面提升辖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基层火灾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XX街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XX街道关于社区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建设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推动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构建“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群防群治”的基层消防体系。
一、总体目标
通过规范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人员配置、日常管理及应急处置流程,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类别 | 具体内容 |
建设标准 | 每个社区至少设立1个微型消防站,配备基本消防器材和装备 |
人员配置 | 每站不少于3名专职或兼职消防员,定期培训 |
应急响应 | 火灾发生后5分钟内到达现场,10分钟内开展初期扑救 |
日常管理 | 建立值班制度、巡查制度、设备维护制度 |
二、建设原则
1. 因地制宜:根据各社区实际布局、人口密度、建筑特点等,合理设置微型消防站位置。
2.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升使用效率。
3. 群众参与:鼓励居民参与消防宣传和演练,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4. 科技赋能:引入智能监控系统、物联网设备,提升预警和响应能力。
三、建设内容
建设项目 | 具体要求 |
站点选址 | 位于社区中心或重点区域,交通便利,便于快速出警 |
设备配置 | 包括灭火器、水带、消防斧、手电筒、防护服等基础器材 |
人员组成 | 配备站长1名,队员2-3名,具备基本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 |
制度建设 | 建立值班记录、巡查记录、器材检查台账等管理制度 |
培训演练 | 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消防培训和实战演练 |
四、运行机制
1. 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随时响应突发事件。
2. 联动机制:与辖区消防大队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3. 考核机制:将微型消防站运行情况纳入社区年度考核,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4. 宣传引导: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宣传手册等形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五、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街道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
2. 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
3. 监督评估:由街道安监办牵头,定期对各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检查评估。
4. 长效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微型消防站长期有效运行。
六、实施步骤
阶段 | 时间 | 主要任务 |
宣传动员 | 第1-2周 | 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建设任务,广泛宣传 |
调研摸底 | 第3-4周 | 对各社区现状进行调研,确定建设方案 |
建设实施 | 第5-8周 | 按照标准完成站点建设、设备配置、人员培训 |
验收评估 | 第9-10周 | 组织验收,查漏补缺,完善制度 |
运行管理 | 第11周起 | 正式投入使用,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
七、预期成效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计在一年内实现:
- 社区微型消防站覆盖率100%;
- 火灾事故率下降15%以上;
-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 基层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
结语:
XX街道将以此次微型消防站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筑牢辖区安全防线,为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