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续写作文:《十五从军征》续写】“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是《十五从军征》中的一句诗,道出了一个少年被迫从军、历经沧桑、最终回到故乡的悲凉命运。我读完这首诗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看见了那个满身风霜的老兵,站在熟悉的村口,望着曾经的家园。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风雪交加,天地间一片萧瑟。老汉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回村子。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无奈。他已年过八旬,身体早已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硬朗,但他依然坚持着,因为他知道,那里有他唯一的家。
当他走近村庄时,看到的却是一片荒凉。原本热闹的村庄变得冷清,房屋大多已经倒塌,杂草丛生,鸡犬不闻。昔日的邻居们早已不在,有的可能早已去世,有的或许搬离了这片土地。他走进自家的院子,门早已破败不堪,屋内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窗棂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他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回忆起当年离开家乡时的情景。那时他才十五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被征召入伍,从此踏上了一条不知归期的路。他曾想过回家,可战争无情,战事不断,他一次次地被调往前线,一次次地失去战友,一次次地在生死边缘徘徊。
如今,他终于回来了,却发现自己早已成了这个世界的陌生人。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连家都已不复存在。他只能独自一人,守着这片旧土,默默地度过余生。
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仍有一丝希望。他知道,虽然自己已经老去,但他的故事会被人记住,他的牺牲会被后人铭记。他希望,下一代能珍惜和平,不再重蹈覆辙。
这便是《十五从军征》的故事,一个关于战争、离别与归乡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而和平才是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