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执行CNAS-CL01-2018认可准则首次内审(含内审检查表)2019】在2019年,某实验室为确保其管理体系符合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的《CNAS-CL01:2018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开展了首次内部审核工作。此次内审不仅是对实验室整体运行情况的全面评估,更是推动其持续改进、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内审的目的与意义
内审是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目的是验证实验室是否按照既定的管理体系文件有效运作,并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通过首次内审,实验室能够:
- 检查各项管理活动是否符合CNAS-CL01:2018标准的要求;
- 发现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
- 为后续的外部评审做好准备;
- 提高员工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二、内审的组织与实施
本次内审由实验室管理层牵头,成立专门的内审小组,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骨干人员。内审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制定内审计划,明确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时间安排等;同时编制详细的内审检查表,确保审核内容全面覆盖标准要求。
2. 实施阶段:内审员根据检查表逐一进行现场审核,查看相关记录、文件、设备状态、人员培训情况等,收集证据并进行评价。
3. 总结阶段:汇总审核结果,分析不符合项及观察项,形成内审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内审检查表的内容概述
内审检查表是本次审核的核心工具之一,涵盖了CNAS-CL01:2018标准中涉及的各个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 审核项目 | 审核要点 |
|----------|----------|
| 管理体系 | 是否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 人员能力 | 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 |
| 设备管理 | 设备是否定期校准、维护? |
| 方法控制 | 实验方法是否经过确认和验证? |
| 样品管理 | 样品接收、存储、处理流程是否规范? |
| 数据与报告 | 数据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
| 不符合项管理 | 是否有机制应对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 |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在本次内审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
- 部分实验记录不够详细,缺乏必要的原始数据;
- 个别设备未按计划进行周期性校准;
- 人员培训记录不全,部分员工对标准理解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实验室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在下次内审前得到有效落实。
五、结语
首次内审不仅是一次“体检”,更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此次审核,实验室进一步强化了对CNAS-CL01:2018标准的理解与执行,为今后顺利通过外部评审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实验室将持续优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需求。